赋能药学创新发展 共绘学科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5年药学学科高质量创新发展会议成功举办
为了搭建高等院校与医院学术交流平台,培养药学优秀人才,推动医院药学学科高质量创新发展,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3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药学会主办的“2025年药学学科高质量创新发展会议” 在汕尾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分两个会场举行。来自中山大学药学院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的药学专家及汕尾市各医疗机构的药师参与本次会议,围绕药物研发与创新、药学人才培养、临床药学实践、智慧药学管理模式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共同探索药学服务新模式,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
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李玉珍主任药师主持,首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李国成党委书记进行致辞,他对拨冗出席的各位专家学者、同仁送上最热烈的欢迎,深汕中心医院自成立起秉持“医教研协同发展”理念,依托中山大学学术底蕴,在药学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积极进取。医院期望借此次会议广纳智慧、激发思维,探索前沿、交流经验,为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志华在致辞中强调,广东省药学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药学学科的发展,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推进药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随后,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院长邓文斌教授聚焦当前火热的AI技术,鼓励药学领域工作人员积极探索AI与药学的深度融合,共同开创药学学科发展的新篇章。中山大学药学院黄民教授表示期待通过今日的交流,能够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共同为药学学科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李国成党委书记致辞
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志华致辞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院长邓文斌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药学院黄民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李玉珍主任药师主持
聚焦药学前沿:临床、科研与学科发展的深度融合
分会场一主要聚焦药学前沿研究。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伍俊妍主任药师带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案例”的分享,以神经-血管-脑细胞保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lS)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欲博主任药师带来“新医保目录执行的药学管理实践”的主题汇报,详细阐述了在新医保政策背景下,药学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伍俊妍主任药师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欲博主任药师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的谢智勇副院长和陈红波副院长分别带来“肠道微环境与肠道免疫”和“基于新靶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研发”的前沿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探索了药物研发的新机制与作用靶点,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展示了基础研究与医院药学交叉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的谢智勇副院长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陈红波副院长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韬主任药师以创新皮下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案例,生动展示了药学技术创新如何赋能临床治疗,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黎小妍主任药师则通过外科药学实践与经验分享,强调了外科药学作为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加速康复外科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韬主任药师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黎小妍主任药师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麦海燕副主任药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卓佳主任药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余晓霞主任药师分别作会议主持
在讨论环节,来自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的院长助理陈建伟教授和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的药学专家围绕“如何联合高等院校平台推动医院药学学科高质量创新发展”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机制,可以促进药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加速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的进程。
讨论环节
融汇药学新动能:智能技术、临床转化与学科生态的创新路径
在分会场二,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院长邓文斌在致辞中分享了一系列近期AI与药学结合的实践,鼓励与会者积极拥抱AI,群策群力,将其广泛应用于药学的各个领域,为药学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院长邓文斌致辞
在学术讲座环节,专家们的分享精彩纷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可京主任带来了“重症感染治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题报告。唐主任深入分析了在重症感染治疗中,影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的各项因素,并介绍了多种新型抗菌药物。中山大学药学院的黄民教授则围绕“精准用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了深刻见解。黄教授指出,要突破这些困境,需要学界、工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三方紧密合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可京主任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药学院黄民教授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的王延东主任聚焦“医院制剂开发与新药研究”主题进行分享。王主任表示,应当结合新质生产力积极创新,根据临床需要开发医院制剂,助力新药研发与转化。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周本杰主任分享了对临床药学科研能力建设的深刻思考,他提出了三项重要建议:一是完善培训体系;二是进行技术赋能;三是建立协作网络,共同推动临床药学科研的发展。
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王延东主任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周本杰主任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杰主任介绍了驻科药师服务模式,并分享了在实践中取得的卓越成效,并提出一系列关于建设CDTM(医师-药师协作药物治疗管理)的宝贵建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的刘春霞主任以“智慧药学创新为翼,助力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介绍了药学学科发展中收获的各项成果,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计划与展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杰主任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刘春霞主任作专题报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邱凯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任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原副主任陶玲主持会议
在讨论环节,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的药学专家围绕“探索推动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经验”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与会专家们分享了各自在药学作中的宝贵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讨论结束后,陶玲副主任为本会场作总结发言。
讨论环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副主任陶玲作总结
李国成书记为本次会议作总结,他表示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药学前沿的交流与探索,更为医院药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策略。同时,他也鼓励在场的药学工作者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李国成书记的总结发言结束,本次大会也圆满落下帷幕。 (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专家委员会供稿/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李国成党委书记作总结发言
省科协官网发布:2025年药学学科高质量创新发展会议举办https://www.gdsta.cn/xhzc/ykxh/gdsyxh1/xhdt102/content_47323
Copyright Right @广东省药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01537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